7月16日晚8點半,醫院急診科來了一對神色慌亂的夫妻,其中的中年男人右手扶著左手,表情痛苦,而左手凌亂包扎的紗布還在不停地滴血。一路走過,一路留下點點滴滴的血痕。經初步診察,患者左手拇指電鋸離斷傷一小時,斷指從指甲根部斷離,僅僅不到一指節。普通人看來,切斷的手指越小,似乎傷情越輕。而作為專業的醫生知道,離斷的手指越是末端,手術的難度越大,成活率也越低。急診科醫生馬上通知第三骨科 手足踝顯微外科病房和手術室,告知了患者情況。
晚上9點,第三骨科 手足踝顯微外科病房主任醫師田立杰接到緊急會診后,立即來到醫院查看患者的傷情。這位曾在1978年完成遼寧省第一例斷指再植手術和1988年完成世界第三例十指完全離斷再植全部成活手術的主任醫師,還是覺得此例手術難度非常大。
拇指的功能非常重要,它占5根手指的一半功能,拿捏東西都要靠拇指來完成。要想取得斷指再植手術的成功,必須吻合一條動脈血管和一條靜脈血管,重新建立血液循環。這例手術的難點是,離斷的指尖沒有指背靜脈血管,要想再植成功,必須吻合指腹的靜脈血管。指腹靜脈血管要比指背靜脈血管細很多,大大增加了血管吻合后還要使血管通暢的難度。手術前,田立杰告知了患者手術的難度,但是患者卻懇切地說:“醫生,我是做文字工作的,每天雙手離不開電腦鍵盤,我知道拇指的作用,求求你們救活它,我相信你們醫生,相信盛京醫院!”
看著患者懇切和信任的目光,田立杰和醫生齊峰研究后馬上進行急診手術。由于是電鋸傷,傷口參差不齊,血管和神經損傷十分嚴重。他們在手術顯微鏡下精細清除創面上的污物,認真尋找斷裂的血管、神經的斷端,終于找到了一條外直徑0.5毫米的動脈血管和一條外直徑0.4毫米的靜脈血管,使醫生看到了一線曙光。他們先用12/0血管吻合線小心翼翼的縫合了2條指神經,然后吻合血管。在每條血管上縫合4針,終于把動脈血管和靜脈血管都接通了,離斷的指尖馬上由蒼白變成了紅潤。在手術室的全力配合下,經歷2個半小時的努力,手術成功了。
回到病房后,為防止接通的血管發生栓塞,護士長曲鑫帶領護士們精心護理患者,尤其是夜間,值班護士兩個小時一次查看患者再植斷指的恢復狀態,實時用照片和視頻向醫生匯報情況,醫生們則及時調整醫囑和換藥治療。田立杰更是每天早上第一個進入患者病房的醫生,細心觀察患者術后狀況,安撫患者心情。經過半個月的治療和護理,田立杰判斷,這個難度極高的斷指再植術成功了,患者斷指已經成活!
當田立杰把這個好消息通知患者的時候,患者久久沒有說話。第二天患者送給田立杰一張紙,上面寫道:“謝謝您,我填了一首詞,表達我對您和盛京醫院的感激之情?!?P> 清平樂-斷指再生謝田立杰醫生
指斷如夢,勿言連心痛。
傷及發膚愧父母,殘肢如何筆耕。
幸遇盛京醫生,鏡下沐雨櫛風。
七旬伏櫪上陣,鶴發捭闔縱橫。
近日,已經出院一周的患者,又給田立杰送來一塊牌匾,上書八個大字:
崇德精術 斷指再生
第三骨科 手足踝顯微外科病房